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焦点

从潜江沙龙谈中国直销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来源:网络 2024-06-09 小编

当我们延续营讯沙龙和中国直销研讨会而在湖北潜江策划举办第一次潜江沙龙的时候,已然是2024年的6月之初了。本来五十人以内的直销人论坛活动,后来却成了一个二十多人的深度研讨现场,会议的气氛开展得如此轻松自如,爆料和笑点说出得那样的自然洒脱。这简直是直销行业里的一次思想盛宴,却又绝对是中国直销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因为我们这一次,谈论的不是123的问题,也不是456的问题,而是中国直销的789问题。

其一,直销行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销行业作为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直销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部分直销企业存在违规经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给行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现行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在某些方面已经滞后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令行业直销人欢欣鼓舞的是,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列为预备修订的法律项目,这充分说明了直销法律修订的必要性。

具体来说,现有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对直销行业的定义和范围界定不够明确,导致一些新型直销模式难以得到明确的法律指导;二是对直销企业的监管措施不够完善,难以有效遏制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也包括对直销区域和产品等方面的科学规定);三是对直销人员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导致直销人员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修订直销法律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法无禁止即可为,明确黑名单和白名单就好了,管得太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有与会嘉宾在沙龙会上直言不讳地提到。

申牌照片1.png

其二,国家职能部门忽视直销的社会价值和正能量,以行业问题阻止申请牌照的进程不应该,修改条例和开放市场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传统流通模式的缺点是中间环节太多,造成了几个方面的“振幅过大”,直销模式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直达,以最短的供应链杜绝了相关风险的产生,从而使产品价格更为稳定。直销行业在促进就业、传播文化、刺激消费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正能量,还被某些行业人士直接比喻为“阻尼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社会价值(详见易园翔先生的《直销:社会经济的“阻尼器”效应》一文)。

在《从2023直销蓝皮书看2023年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及舆情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全世界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有直销公司在运营,世界范围内有2100万人的从业人员开展直销事业,作为一种无店铺销售方式,直销已成为西方商业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活跃市场。世界直销协会联盟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直销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全球直销行业的销售额稳步增长,行业整体显示了韧性和发展潜力。2022年直销行业全球销售额为1728.91亿美元。2022年的全球十大直销市场,美国仍为全球直销最大市场,2022年销售额为405.2亿美元。韩国和德国分居二三位,中国市场位居全球第四。其中韩国以涨幅7.4%的亮眼成绩成为亚洲涨幅最大的国家,并一举跃居世界第二。

而在中国市场,直销行业为大量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通过分享好的产品和文化,直销行业也在传播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同时,直销行业还通过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促进了市场消费的增长和内需的扩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直销不仅为大众提供了创业与就业的机会,更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这个行业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直销人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身影。他们如同逐日的夸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们的努力与汗水,铸就了直销行业的辉煌与荣耀。正如那句诗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然,“我们也坚决反对任何无端指责和恶意抹黑的行为,直销拒绝给传销当‘背锅侠’。”有与会嘉宾在沙龙会上愤慨地说道。(详见倍增商业评论的文章《阿建:我们不认同不接受这份不专业的直销行业舆情报告》一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府部门往往忽视了直销行业的这些社会价值和正能量,以行业问题为由阻止申请牌照的进程,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直销行业,开放直销牌照的有序申请,为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前不久发生的,从《草木人间》到《转念花开》会给直销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声誉影响?我们大家有目共睹,这也算是为我们在中国直销行业形象建设的迫切性方面提了个醒。

其三,直销牌照的退出和挂靠清理整治是直销行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直销牌照的退出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也是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直销牌照的退出和挂靠清理整治工作,本是政府监管的正常行为,却往往被一些人解读为政府对直销行业的打压,这种观点是片面且不负责任的。牌照的退出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而挂靠清理整治则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些现象,而不是盲目猜测和质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历过风雨与挫折的洗礼,直销行业才能更加坚韧与芬芳。

当然,政府部门应该尊重企业的选择,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便利和支持,在行业观察评论方面,我们也应该持客观审慎的态度,不能简单归之于“退牌潮”。我们不应对之前的雅芳、好当家和现在的三株持有色眼镜,不应说当下的企业整顿查处七彩某美涉嫌挂靠等案件是走形式和走过场。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力度,打击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近年来,直销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既有高歌猛进的增长,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在直销这片风云变幻的江湖中,每一家企业都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渴望在挑战与机遇交织的火焰中,完成自己的涅槃与绽放。

我们必须再次明确地指出,当前的直销法律法规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的现实需求。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直销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然而,现行的法规体系却未能及时跟上这些变化,导致一些创新型直销模式在合法性上遭遇尴尬境地,正所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种滞后不仅束缚了直销行业的手脚,也阻碍了市场的充分竞争和行业的创新发展。

细数行业中一件件“东窗事发”的案件,一些知名直销企业均因涉嫌违规被查处,这些事件都暴露出直销行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违反法规,最终自食恶果。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形象,也给整个直销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该系列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建立在违规操作的基础上,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合规经营。“企业要踏踏实实做事,咱们营销人要实实在在做人,才能走出长久的康庄大道。”有与会嘉宾在沙龙会上这样评论说。

前不久的56-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专项工作组,赴相关省市地区开展“直销行业挂靠行为排查整治交叉检查”专项督导。可能这一次的督导检查,也许刚刚才是一个开始。“规范治理永远在路上”,此次督导组行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行业挂靠所有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整治行动已经画上了句号。在行业人士看来,企业能否坚守承诺、持续加大整改力度并实现言行一致,不要再为了短期利益而走回头路,将成为影响“整治挂靠”专项行动成果品质的关键要素。

沙龙会议合影1.jpg

总之,从潜江沙龙谈中国直销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们不难发现直销行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行业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监管和立法工作,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确,我们应积极提倡中国直销的新质生产力,加强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给中国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美好的明天。(详见胡远江先生的《用高质量发展拥抱两部《条例》的修订》一文)。“中国直销不要还停留在谈论‘主义’方面,要切换到怎么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或许我们都应该知道,当放则放,当撵则撵,于荆棘之处见风骨,于高天之外看春秋。

有了202463日湖北潜江沙龙达成的“潜江共识”之后,我们行业同志更需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直销行业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责任编辑:小编

特别说明:本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